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和上海城市史研究,曾先后主持“商务印书馆与20世纪中国文化”(1997年)、“太平天国与江南社会变迁”(1999 年)、“文化市场与近代上海出版业”(2004年)等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个青年学者连续主持3项国家社科项目,这在上海乃至全国学术界都是不多见 的。 一、学术专长 1、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和上海城市史研究,曾先后主持“商务印书馆与20世纪中国文化”(1997年)、“太平天国与江南社会变迁”(1999年)、“文化市场与近代上海出版业”(2004年)等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个青年学者连续主持3项国家社科项目,这在上海乃至全国学术界都是不多见的。 2、出版和发表了一批学术论著,包括《上海通史·晚清社会》、《张元济:书卷人生》、《洪业背影》、《中国遗书精选》、《海外上海学》(主编)等著作10余部,以及《梁启超社会思想研究》、《张元济与近代文化》、《史学良知的当代之旅》、《文化市场与上海出版业》、《从江南的上海到上海的江南》等论文80余篇,总字数在300万以上。这些论著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上海通史·晚清社会》被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叶文心教授称作是“内容极其丰富、充满历史想象力的佳作”;《张元济:书卷人生》等有关商务印书馆与20世纪中国文化的系列论著发表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汉学系主任Erich Pilz教授曾专门撰文予以评述(德文),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东亚系HUTERS教授也在自己的论著(英文)中多次引用这些成果;《海外上海学》,荟萃并评述了百年来海外上海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为国内的上海城市史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二、团队效应 1、作为上海城市史研究的领军人物在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主持历史研究所科研的组织与管理,以及上海城市史重点学科建设的规划与实施,并取得明显的成效,如今历史所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中国史研究和上海城市史研究的重镇。 2、先后参与策划和组织了多次重要学术会议,包括“上???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2003),上海社联年会“青年专场”(2003,2004,2005),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2004),首届沪澳学术论坛(2004),“东南社会与中国近代化学术讨论会”(2004),“上海史研究的新视野研讨会”(2004)等。这些学术会议促进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对话与交流,受到各方面的好评。 三、社会推动作用 1、先后访问过台湾中研院(1997年)、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1999年)、哈佛大学(2001-2002年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2002年)等重要的学术机构,推动了学术交流活动。 2、1998年被《重新认识百年中国》编委会誉为“实力派青年史学专家”,近年来,又陆续被聘为华东师大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东华大学、上海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等高??妥淌?。 |